我都不知道为啥会莫名看一交警在限行路口执勤看得津津有味,小小街头浓缩的公民群像,形形色色啥人都有,目测小孩和小鸡生病立即会允许通行,警官工作量太大难免暴躁,如果夸一下他胡子刮得干净哄他开心效果也是极好的,导演也被吐槽了一下:“我也不知道他们在拍啥”全场笑喷,詹姆医院快点给警官配点治疗咽喉炎和润肺的药
交通限行(现形)记。好喜欢最后一段噪音伴奏?
你刮了胡子,我很欣赏你,兄弟!
案例一和案例二讲理论、规则、研究法和思考;《公民理论》就讲政策执行实景,政治投射渗透在具体公民和国家机器交互对抗博弈协商的场景里。
那些只把民众们当笑料的观众,也算是对现实的呼应。#大光明
短片#2700。阿巴斯为KANOON拍摄的作品(差不多是最后一部?),这次尝试了彻底不介入和隐藏态度的方法(当然未必没介入……),车的窗框这个元素被用到很极致了,往后如《樱桃的滋味》等都还在这个FrameinFrame的框架里进行(当然再发展就是贾法帕纳西的《出租车》嘛)。虽然留下了比较暧昧(没有直接发言)的阐释空间,但对伊朗国民性细节的捕捉(都有理由,张嘴就来哈哈哈),以及“规则制定的是否合理,有没有把什么人卡在夹缝里”“好的规则是怎么被玩坏的”“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等等多义性的话题探讨的也挺好。这就是“有态度,但不直说”的典型。
糟糕的规定让过路人与执行者都痛苦不由得产生一定联想那些拍脑袋就制定的规则方便了谁麻烦了谁路修了不通摄影机架了不拍有时候也没什么区别
想看找我
看完《公民同胞》,我想到一个类似希区柯克关于水槽电影的笑话:“我们堵了一路车的去电影院看阿巴斯,然后看着银幕上的人堵了一路的车”
#阿巴斯影展#大光明电影院,4.0分。两句介绍完限行政策后,便集中于执法者与想进入限行区民众的互动,简洁有力。现场观众的不少笑声很有费解/国情的力量;民众被反复要求解释/剖析为何必须开车进入有医院与众多公共设施的区域(有些人油嘴滑舌,更多无奈,少数愤怒),在文化惯性下哭屈/讨好执法者(某种基层必然、也许也是《案例一,案例二》提到的旧文化)并取得成效,而执法者也颇为无奈/愤怒(“你们都要去医院,我怎么辨别真假”),令人窒息的剪辑密度也佐证了其工作的负责与高强度。这样看,执法者与民众关于拍摄者的轻快讨论,倒像是某种“你我皆人”的恰当提示。
处理交通拥挤的方式,竟然是牺牲绝大部分人通行的权力。「我的病人快要死了,你却不让我通行?这个国家怎么了!」无论是试图驾车驶入的人,还是负责一遍遍重复规则拒绝入内的人,情绪的负能量都在叠加,整件事糟糕至极。
观察下来,大部分人都放行了,规则形同虚设。但放我们这里,大概是另一个故事,比如,钓鱼执法
几乎全是由特写组成的一部短片。一条通往xx医院的必经道路因为什么原因限行了。乘客问警察,他们在拍什么?警察回答,我和你一样,我也想知道。“警察先生,要是我到下一个路口,那边的警察也会说和你一样的话的,但是我比较信任你,因为你胡子刮得很干净。”“警察先生,这是我的医保卡。”“这是我的x光片。”“这是我的病例。”“这是我的亲属去世证明。”“下车走过去。”“走过去可以,车停哪儿?”“你们总不能认为只有限行区可以停车吧!”
现场执行力及其应对策略。所以究竟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过关卡,有多少真情实感被拒之门外,又有多少蒙混过关,我都已经无法辨别。有5-6人认出了摄影机的存在,形成穿透时空的对视。
管和被管的荒谬性,片尾的mv蒙太奇不太阿巴斯
#阿巴斯回顾展(补)沉浸式的“重复”。
7。阿巴斯展上拍脑袋下拍须,推行新政的现实阻力,冲突落在基层工具人的肩徽上。密剪中近节奏佳,怅惘在车流里交警的脸。(其实去xj拍一个疫情过检荒诞短片也会相当出彩)
看困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基层有因应。
琐碎但不枯燥的工作缩影。
IFCAbbasKiarostami回顾展4K修复版,根据阿巴斯自己停车经历改编,执法权的“人治”和此时德黑兰普遍人的道德准则,虽然人人都自认为应得豁免,在我看来有信仰和保证的约束、对法律的尊重已经展现了好的一面;另本片拍摄完成后未得上映即被禁映,原因不外乎其中包含了数个为正确佩戴头巾的女性形象;